厚植大国底蕴 绘就农业强国新图景
2025-04-09 11:11:16? ?来源: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:蔡秀明 我来说两句 |
广州日报评论员 陈文杰 近日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发布《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(2024-2035年)》(以下简称《规划》)。 强国必先强农,农强方能国强。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。从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”,到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总体要求和具体安排,再到此次《规划》首次明确“三步走”战略目标,建设农业强国的路径愈发清晰。 事实上,我国已经具备从农业大国迈向农业强国的底气。从粮食产量连续10年稳定在1.3万亿斤以上,到2024年突破1.4万亿斤新台阶,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、农业现代化水平稳步提升,这些都是迈向农业强国的硬实力。但也应当意识到,我国农业生产基础不牢、大而不强、多而不优等问题仍然突出。立足我国国情,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强国之路,正当其时。 《规划》的出台,不仅为我国做好新时代“三农”工作擘画了宏伟蓝图,也为促进农业全面升级、农村全面进步、农民全面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。 农业强国,强在哪?《规划》给出答案:“供给保障强、科技装备强、经营体系强、产业韧性强、竞争能力强”。逐一来看,供给保障事关农产品的产出与供给,设施装备关乎农业生产效率,经营体系关联农业经营主体收益,产业韧性影响农业的气候韧性与储备调节能力,竞争能力则体现在价格竞争力。五个方面看似各有侧重,实则与“粮食安全”这一命门,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。 粮食安全是“国之大者”。对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大国来说,手中有粮,心中不慌,任何时候都是真理。尤其当前百年变局加速演进,国际形势变乱交织,越是形势严峻复杂,越是要稳住“三农”这个基本盘、守住战略后院。是故,《规划》强调要把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作为头等大事,明确落实藏粮于地、藏粮于技战略,筑牢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物质基础。唯有持续在强供给保障上下功夫,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,中国饭碗才能底气更足、成色更亮。 农业强国,如何建?当坚持问题导向,从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。目前,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整体虽已迈入世界第一方阵,但在部分核心种源和高端设备上,还有一些容易被“卡脖子”的短板和弱项。对此,不仅需要依靠科技创新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,还要力争上游、实现“弯道超车”,自强方恒强。 要答好这个问题,利器在科技,关键靠改革。前者通过科技创新,能有效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效益。后者通过制度创新调整和优化农村生产关系,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和农村各类资源要素活力。围绕这两点,《规划》提出具体的“施工表”“路径图”,从全领域推进农业科技装备创新,到全环节完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;从全链条推进农业产业体系升级,到进一步深化农业对外合作等,这套组合拳看似复杂,实则逻辑仍是补短板、强弱项之策,最终实现以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推进农业强国建设。 大道至简,实干为要。《规划》的生命力在于落地见效。这既需聚集资源要素,更需汇聚各方力量。铆足干劲,重点做好规划落实任务,向着农业强国目标扎实迈进。 |
相关阅读:
![]() |
![]() |
打印 | 收藏 | 发给好友 【字号 大 中 小】 |
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(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/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)证号: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(闽)字第085号
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(署)网出证(闽)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-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(闽)-经营性-2015-0001
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,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,不得转载、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
职业道德监督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591-87095403(工作日9:00-12:00、15:00-18:00) 举报邮箱:jubao@jjjtsb.com 篮球比分直播: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:0591-8727532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