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活中我们不时会发现:不知何时手机里安装了一款APP,不知何时通讯录信息便被上传至APP中,甚至不知何时一打开APP便会自动下载一大堆垃圾软件。近日,《人民日报》记者对“手机APP霸道侵权”现象进行调查,引发了广泛关注。 虽然我国互联网技术发展迅猛,但随着信息传播便利度的大幅提高,个人信息遭泄露等情况却愈发严重。尽管不好判断电子产品就是泄露个人信息的源头,不过我们至少明白,那些霸道的手机APP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。中国传媒大学王四新教授认为:设计合理的强制性格式条款,并让消费者有一定的选择权,就能让手机APP循规蹈矩,更好地发挥作用。这种意见其实是法律万能论的变种。 所谓格式条款,是指用户在下载APP时会看到的合同规定,由于这些合同由行业内通行的格式和条款构成,合同内容势必要兼顾不同软件开发商,制定标准自然也就不会太严苛。尽管有不少人赞同王教授意见,但合同条款上的小修小补不足以解决根本问题,这是因为即便在合同中增加了一系列强制性规定,如不允许APP擅自采集用户信息、使用用户个人信息需事先征求其意见等,这些规定也只是在一定范围内起了防范作用。无论最终信息是否会被故意泄露或出售,只要运行APP,就必然会产生数据,而这些数据正是我们常说的个人信息。如使用百度地图等定位工具,APP可从中分析你一天路程、常用交通工具、喜好的商店等,这些数据日积月累便成为个人信息。制造、生产数据是手机APP理所当然的结果,简单提高合同严苛程度是“防君子不防小人”的笨拙办法,仅仅对那些愿意保护用户信息的软件开发商有一定约束意义。一旦出现黑客入侵、病毒感染数据等特殊情况,被强制性规定“好好保护”起来的信息照样会被盗窃一空。 我们真正要做的,不是让手机APP在使用信息时征求用户意见,而是要从制度、技术上迫使APP在产生数据后立刻销毁这些数据。或许有读者会提出异议:电商的基石正是这些数以万计、由网络产生出来的大数据,如果销毁这些数据,整个电商模式就会崩塌。其实还有折中之举,这就是为个人信息付费。数据是实实在在的财富,手机APP的霸道正在于,一旦使用它,你就在为其制造财富,而APP却不需为此付费。手机已成为人们须臾不可离的工具,对手机而言,如果没有APP,它就是一枚缺乏任何价值的顽石。市面上任何一款手机都是独立的信息采集器,而负责采集信息的主要是这些APP,只有让APP不再无偿使用个人信息,即只有在其必须付出一定经济代价的前提下,它们才会三思而后行。不久前,微信推出了“小程序功能”,曾引起不少软件开发商的恐慌。原因在于,使用小程序的用户不需要下载专门APP便能享受到相应的功能服务,如此一来微信端便成为采集、处理数据的关键端口。当然,小程序还不是手机APP的替代品,它不过是一款体量日渐庞大的APP中分离出的新功能而已。不过我们相信,一旦出现类似替代品,手机APP一统天下的局面就可能被打破。 某些手机APP能够事先不征求用户意见,擅自采集、处理和销售私人信息,这一极端不合理现象的存在,实际上是这些APP长期处于垄断地位的结果。然而互联网时代,产品更新换代空前频繁,APP开发商如果没有丝毫忧患意识,不懂得向用户适度让利的必要和价值,其霸道最终只会葬送自己。 |
相关阅读:
打印 | 收藏 | 发给好友 【字号 大 中 小】 |
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(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/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)证号: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(闽)字第085号
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(署)网出证(闽)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-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(闽)-经营性-2015-0001
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,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,不得转载、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
职业道德监督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591-87095403(工作日9:00-12:00、15:00-18:00) 举报邮箱:jubao@jjjtsb.com 篮球比分直播: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:0591-8727532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