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广州市首批2000多套公租房迎来市民踩点。其中,使用面积39.4平方米的“三室一厅”户型引发争议。一些市民吐槽,最小房间“只能摆下一张床。”广州市住房保障办工作人员回应,是为了满足“一家三代”同住的需求。 39平方米设计成“三室一厅”,确实憋屈了一点。有批评的网民说,如此设计无视居住者的尊严。这样的批评看似关注尊严,其实是对尊严的误读。别说这是保障房,就算是商品房,空间大小也要根据人的经济状况等而定,不能说买得起大房子的,就比住小房子的更有尊严。 就保障房而言,这样超小户型的设计,好处可能远大于坏处。需要住保障房的,肯定都是低收入群体,他们最为关注的是,以尽可能小的成本满足自己的居住需求。面积大了,也就意味着房租会高,自己的投入要大。即便政府有补贴,那也是有限度的。而且,从现实来看,保障房的数量,远远还不能满足低收入者的需求。户型小了,同样的投入,才能保障更多的家庭,才能让更多的家庭有起码的尊严。 实际上,这也是香港、新加坡等地,对保障房的常见做法。如专家所言,香港的“公屋”20平方米、30平方米的十分常见。相对于房屋面积,布局合理、交通状况好,才是更重要的。此前国内有些地方,曾传出保障房因交通不便,空置率过高的情形。原因之一,就在于要在交通便利的地区建保障房,因为成本太高,很难将租金降下来。广州现在的“迷你户型”,不失为一个好的探索。 此外,迷你户型还有一个好处,是能在客观上减少“骗购”行为。这样的“迷你三居”,很难转型为商品房流通,谋利空间小了,就不会有那么多人去动歪心思。从而能最大程度上,保证这些房子为那些真正有需求的家庭提供保障。 如何能让更多的低收入家庭拥有居住的尊严,不仅是一个道德命题,更是经济命题。谁都希望有空间宽敞的住所,但问题是谁来买单?如果要政府在保障房领域,不惜成本地满足“大房子”的需求,这无疑是不理智,也是不可持续的。 |
相关阅读:
- [ 01-26]应体谅“奇葩”公租房的设计苦衷
- [ 01-08]莫让公租房变“空租房”
- [ 10-30]租房弃租不能作正常化理解
- [ 10-09]南京推出公有房屋“公开租赁” 杜绝以房谋私
- [ 09-01]深圳近千户公租房申请家庭在选房阶段弃租
- [ 08-29]“定价”关系公租房制度成败
- [ 08-22]女子遭枪杀 当局将其老母病儿赶出公租房遭谴责
- [ 08-02]深圳最大规模公租房入围公示 年内建公租房轮候库
打印 | 收藏 | 发给好友 【字号 大 中 小】 |
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(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/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)证号: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(闽)字第085号
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(署)网出证(闽)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-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(闽)-经营性-2015-0001
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,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,不得转载、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
职业道德监督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591-87095403(工作日9:00-12:00、15:00-18:00) 举报邮箱:jubao@jjjtsb.com 篮球比分直播: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:0591-87275327